@月黑风高食肉虎 噗噗虎的技术博客

BAT lock-in

最近机缘巧合,帮潘总介绍了个新生意同时听闻了一些轶事,感觉值得深思,仅在此留作记录。

BAT lock-in

故事是这样的。

基友的老婆在某影视公司供职,由于业务需要,他们公司亟需一套类似微博的社交类网站(App)。由于公司本身并非互联网公司,没有相应的IT技术(但是并不缺钱),于是请了第三方vendor来做(外包)。这是大前提。

然后,一期项目顺利结束上线。

但公司自身的技术部门吃不下整套系统,谈二期的时候被供应商强行加价(因为被vendor lock-in了)。公司领导恼羞成怒(其实是因为大环境不好,中央决定要管制这些花钱过渡的影视公司,所以开始缺钱要精打细算了),决定换供应商。机缘巧合我就把潘总介绍进去了。

潘总去聊跟对方聊了一些大概,然后回来跟我扯淡了一下他们的现状。

公司负责技术的大佬是个小年轻,按照潘总的意思大概是“以为自己看过几篇csdn的文章就觉得自己很懂技术”的人。

一个简单的项目被拆成了几十个小项目,dubbo的RPC外面再包一层web API。

我吃惊滴问到这是有多厉害、有这么多访问量、有这么多遗留系统需要用到RPC框架?然鹅并没有(个人猜测部署不超过两台物理机,而且是个全新的项目)。

他们之前的vendor就是用dubbo的RPC框架进行lock-in然后强行加价的。

感叹,又是一个被因阿里而扬名的dubbo骗了的无脑客户。

另外一个故事。

最近公司人才紧缺,在招人,面试的时候大部分候选人简历上必有的词语:精通dubbo,zookeeper,mybatis。

然后CTO面,问,你们访问量多少为什么会用到RPC框架?部署了几台zookeeper?整体的系统结构是怎么样的(服务器有几台、互相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合作完成业务的)?

答:访问量——不清楚、2台zookeeper、结构不太清楚大概就是一台机器上面2个vm吧……

我:……(你是来搞笑的吗,手动黑人问号.jpg)

后来跟潘总聊起这个事情,都觉得现在市面上很多搬砖工码农所熟练掌握的搬砖技巧,也几乎是快要被阿里dubbo给lock-in了。

你看JD上的是这些关键字,简历上也是这些关键字。面试的时候大家都心照不宣,颇有当年方鸿渐偶遇校友韩学愈,大家谈起母校都心照不宣,相视一笑之风范。

阿里巴巴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去ioe,号称是要考虑信息安全,但个人觉得,在商言商,其本质上就是为了去vendor lock-in。然后随着阿里这些年的发展,去ioe成为了政治正确。但其实深虑之下就会发现,谁替代了这些vendor?谁在这些去vendor lock-in的运动中获利最大?

只不过是换了一批vendor来lock-in。

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

由于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国内一些自身技术不过硬、眼界不够大的中小型企业就容易在无形之中被这些巨头通过政治正确的旗号给技术lock-in了。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引起警觉的问题之一。

纵观这些年,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突飞猛进,这都得益于“风口”。但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国内没有一家互联网巨头是所谓的“技术驱动”的,或者说在国内是没有一家“技术”型互联网公司的。当然,造成这样一种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我无法也没有能力去解释清楚。但很肯定的一点是,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国内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一家技术型的互联网公司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被这些巨头给技术lock-in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随时有可能改变政策,要么把lock-in的技术转化成营收点(让你付钱),要么就把这些技术先给无情抛弃掉然后另起炉灶(意味着你又要花钱重新搞项目了)。

为了防止被这些巨头给lock-in,我们需要的是开拓眼界,不能仅把眼光放在国内的技术上。国内的技术要,不能丢弃,但也不能仅靠国内的技术,国外的技术我们也要,要学习吸收为我所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你觉得正常人能有这样过人的精力吗?)

毕竟,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嘛。

Antd的警示

这是第三个故事,它是一个事故。

就不久前,蚂蚁金服出品的antd因为彩蛋门事件闹出了不少事情,遭到网友一致的唾弃。

我觉得这件事情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这件事故的肇事者虽然业务能力过硬(技术好),但职业素质不够。这可以说差不多是国内相关职业从业人员的缩影了——平均职业素质差,缺少各种软能力以及全局的视野。

第二个方面是,国内没有也无法形成有效且好的交流社区。我分别接触过一些国内外相当优秀的技术社区,他们都有一致的根本驱动力,那就是兴趣爱好,而国内的大部分社区的根本驱动力是钱。

第三个方面就是“政治正确”,像antd这样的大公司小项目,又没有有效的社区支持,原本来说使用它就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但为什么它还这么出名呢,为什么这么多人用呢,就是因为“政治正确”。虽然antd本身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项目,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考量要不要使用它的根本因素不是因为它到底好不好,而是因为它挂着蚂蚁金服的名牌。在国内,“政治正确”大于一切,技术就变得不再纯粹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在大环境向下,风口渐去的年代;在互联网寒冬渐进的年代,新一轮洗牌就要开始,有哪些企业会倒在互联网的寒风下,又有哪些企业能扛过这轮寒冬呢?

我们的伟人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是效率。互联网的本质也是。

所以,在这轮寒冬中,最先倒下的肯定是那些最没有效率的企业和最没有效率的从业人员。而对于那些效率高且自身技术过硬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寒冬。

我们拭目以待。